期交所雙月刊66期

20 規劃與建置 資料避風港初探 文 / 譚德明(期交所資訊作業部經理)、吳子照(期交所資訊作業部專員) 全球風險評估 2021 年 世 界 經 濟 論 壇( World Economic Forum ,簡稱 WEF )全球風險報告顯示,「 IT 基 礎設施損壞」( IT infrastructure breakdown )已 經進入全球風險影響排行第 10 名;「數位權力集 中」( Digital Power Concentration )、「數位不 平等」( Digital Inequality )、「網路安全失效」 ( Cybersecurity Failure )則分居風險加劇的第 6 、 7 、 9 名,但當受訪者評估短期( 2 年內)何者將 對世界造成明顯而立即的危機( Clear and present dangers ),「網路安全失效」就躍居第 4 名 (圖 1 ) 。 新的威脅型態 金管會就曾分析國內外大型機構遭駭客攻擊事 件,事後鑑識均發現,駭客會針對受駭機構資通訊 環境特製惡意程式及攻擊手法,且會避開受駭機構 之防毒軟體等資安防護設備之偵測,入侵後長期潛 伏等待最佳時機發動最後攻擊,這類型攻擊除了難 全球趨勢 Global outlook 近年全球資安意識抬頭,在 2021 年臺灣資安大會上,蔡總統首度揭櫫「資安即國安 2.0 」戰略目標,當中即提到將成立專責的資通安全署,提升對關鍵基礎設施及核心資料庫 的防護能量,本文即探討面對資安風險的手段,除了事先規避及減損外,是否還有其他災 後重建選項,本文從新興網路威脅所帶來系統還原思維討論起,進而介紹避風港計畫內容, 以及未來國內法規展望,最後進行結論。 以偵防,更嚴重後果是一旦駭客發動攻擊,往往是 全面性的,包括主系統與備援系統可能同時都是被 攻擊的目標。 面對風險的對策 鑑於風險日益升高的網路威脅,各國紛紛制訂 對應策略,臺灣自 2019 年實施資通安全管理辦法, 內容規定資通安全須做到:「防止資通系統或資訊 遭受未經授權之存取、使用、控制、洩漏、破壞、 竄改、銷毀或其他侵害,以確保其機密性、完整性 及可用性」,但是嚴密防護難保不會遭惡意程式破 壞系統,惡意軟體中尤以勒索軟體為害最大。 根據趨勢科技分析,全臺機構受勒索軟體攻 擊比例年增率 74% ,平均每週遭 2,548 次攻擊, 針對勒索軟體攻擊,美國聯邦調查局 FBI 建議: 1. 隨時保持更新作業系統與應用程式 2. 安裝防毒軟體及反惡意軟體( Anti-malware ) 圖 1 :明顯而立即的危機( 2 年內) 傳染病風險 58.0 民生危機 55.1 極端天氣事件 52.7 網路安全失效 39.0 數位不平等 38.3 經濟長期停滯 38.3 恐怖攻擊 37.8 青年幻滅 36.4 社會凝聚力削弱 35.6 人為環境破壞 35.6 經濟 環境 地緣政治 社會 科技 %

RkJQdWJsaXNoZXIy NDEyMzQ=